B-1B“枪骑兵”
结构特点
嵌入机身的可变后掠翼;发动机安装在机身下的吊舱中;前机身下有两个小前翼。
使用情况
战争
B-2自服役以后参加了三次战争。1999年3月24日,2架B-2从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,经过30小时连续飞行、两次空中加油后,向南联盟的目标投放了32枚908公斤联合直接攻击弹药,这是B-2轰炸机的首次参加实战。在整个科索沃战争中,6架B-2共飞行了45个架次,对南联盟的重要目标投放了656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,B-2的飞行出动不到战争中飞机总出动量的1%,投弹量却达到总投弹量的11%。摧毁了南联盟近33%的目标。在阿富汗战争中,在战争的头3天里,共6架B-2从本土起飞,经太平洋、东南亚和印度洋,对阿富汗实施空袭后再到迪岛降落,创造了连续作战飞行44小时新纪录,并投掷了96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。
在伊拉克战争中,B-2型机共出动49架次。其中,27架次以本土怀特曼为起降基地,飞越大西洋航线,实施远程奔袭,飞行时间约35小时。另外22架次是以一个前沿基地为起降基地,对伊拉克的指挥、控制、通信等设施进行了精确的打击。
体育赛事
2001年美国职棒世界大赛纽约洋基对决亚利桑那响尾蛇第七战开幕式,《天佑美国》(God
Bless America)歌曲之后,于球场上方飞过。
2012年美国全垒打大赛,在堪萨斯球场上空飞行展示。
其它
1984年一位诺斯洛普的雇员疑似将机密数据泄漏给前苏联,后来被捕,原本被判处无期徒刑,但最后于2001年假释出狱。
B-1B“枪骑兵”美国
性能数据
- 最大飞行速度:972千米每小时
- 最大航程:11,668千米
B-2“幽灵”隐形战略轰炸机是冷战时期的产物,由美国诺斯洛普公司为美国空军研制。1979年,美国空军根据战略上的考虑,要求研制一种高空突防隐形战略轰炸机来对付苏联90年代可能部署的防空系统。1981年开始制造原型机,1989年原型机试飞。后来对计划作了修改,使B-2轰炸机兼有高低空突防能力,能执行核及常规轰炸的双重任务。
使用情况
1988年5月,全部100架B-1B交付完毕,随着东欧剧变,它的主要任务——反击前苏联核攻击,也消失了。最初,美国空军想方设法为它的昂贵无比的B-1B机群找到了一个任务,但是,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“常规任务升级计划”开始,B-1B轰炸机接受改进,以便可以运载制导和非制导武器。不仅保留了核攻击能力,B-1(“枪骑兵”)0990年得来的绰号)现在还可以布署GPS制导武器和传统的炸弹。
1998年12月的“沙漠之狐行动”中,B-1在伊拉克上空首次参战,从那以后,它们还在1999年的巴尔干半岛、以及目前正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的战争中参加了战斗。目前,大约有67架B-1仍在一线现役中。
B-2“幽灵”
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
结构特点
带混合机身的全翼飞机;锯齿形机翼后缘。
技术数据
- 乘员:4人
- 机长:44.81米
- 翼展:41.67米
- 机高:10.62米
- 空重:87,090千克
- 发动机:四台通用电气化F101-GE-102发动机
- 最大起飞重量:216,360千克
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
- 名称:B-1B“枪骑兵”
- 首飞时间:1974年12月23日(B-1A)
- 服役时间:1988年7月
- 研发单位:美国罗克韦尔公司
- 气动布局:变后掠翼
- 发动机数量:四发
- 飞行速度:超音速
- 名称:B-2“幽灵” 战略轰炸机
- 首飞时间:1989年7月17日
- 服役时间:1997年4月
- 生产单位:诺斯洛普·格鲁门公司
- 气动布局:飞翼
- 发动机数量:双发
- 飞行速度:超音速
本文由www.8029.com发布于www.8029.com,转载请注明出处:B-1B“枪骑兵”
关键词: www.8029.com